甚至正不胜邪,则上熏及肺,令人气喘声鸣,此以营卫下竭,孤阳独浮,其不能免矣。秫米一升,约今之三合二勺;半夏五合,约今之一合六勺;炊至一升半,约今之四合八勺也。
此言当以药治之,在通行水脏而调阴气,盖水则肝之母也。令不得以其次,故令人有大病矣。
少阴之脉,斜走足心,上内,挟舌本,故为寒且酸、足热不言等病。余不揣鄙陋,以管窥之见,谨将乾坤化育,人身性命立极,与夫气机盈缩,内因、外因,阳虚、阴虚病情实据,用方用法,活泼圆通之妙,详言数十条,以明仲景立法垂方之苦心,亦足以补修园先生之未逮。
两实相逢,众人肉坚。是肝、胆、心、肾四脏皆能病怒,所谓“多阴者多怒”,亦曰“阴出之阳则怒”也。
肺主气,失守则死。风受于外,则病应于内,凡人之因于劳者必气喘,此劳能动肺可知。
若卫气失所,则当开不开,当闭不闭,不得其宜,为寒所袭,结于经络之间,急不伸,则形为偻俯矣,阳急则反折,阴急则俯不伸,即此之谓。三焦为决渎之官,膀胱为津液之府,气不化则水不行,所以三焦不能泻,膀胱不能渗,而肿胀之病所由作。